从前骡马声声慢,千年湘粤古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变迁,映照了林邑之城古往今来的物流记忆,感受着郴州物流脉络的点滴传承,风起南方从头越,如今,在“中欧”、“湘粤非通道”的加持下,郴州正以惊人速度崛起蝶变,郴州国际陆港让湘粤秦俑的骡马古道通江达海、联通全球。
扩大“经济圈”,构筑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让世界进入郴州,让郴州拥抱世界。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2〕57号)中提出,要支持郴州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区,加快建设“郴州国际陆港”,尽早推荐郴州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计划。2022年9月15日,伴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一列载满货柜的电器、服装等产品的“郴长欧”国际班列从郴州国际陆港发出,向俄罗斯莫斯科驶去。同时,另一列运载着玩具和电子产品的“湘粤非”货运列车也在这里发出,将跨国大洋彼岸,运往欧洲等国;2023年1月6日满载郴州企业生产的光伏玻璃、电子产品、玩具、家具的郴深班列实现首发。短短2个月时间,湘粤非铁海联运货运量从0飚升到15120吨,声声火车鸣笛吹响了郴州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加速推动郴州融入中非、中欧、东盟新通道“经济圈”。
通关金钥,“跨境一锁”改革试点创新运行
摊开地图,审视郴州,不禁赞叹这里区位的“得天独厚”。众所周知,郴州是湖南“南大门”,是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湘南之城。区位优势助力经济腾飞,2022年12月29日,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第133号公告,将长沙海关纳入跨境快速通关改革范围,标志着郴州国际陆港湘粤港澳直通“跨境一锁”正式运行。9月份在郴州市完成卡口改造和“属地-口岸”系统联调测试。12月10日载运进口“跨境一锁”货物车辆自香港出发,10日12点35分经拱北海关隶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入境,运输至湘南国际物流园郴州海关公路场站,完成报关单申报、舱单核销、卡口验放。11日11点33分,载运跨境一锁出口货物车辆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返回香港。本次进出境运输实现当日往返,其中海关通关时间约 15分钟,卡口自动识别验放时间8秒。持“跨境一锁”的金钥匙通关,在郴州如同在深圳,在深圳如同在香港,将极大提升郴州和粤港澳货物通关效率,将为全省承接产业接稳一根“转移棒”。
牵手国际海港,打造“陆港+”多港合作模式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在2022年9月15日郴州国际陆港顺利开港后,郴州一直在积极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海港多式联运深度合作模式,最终在1月6日深圳港盐田国际内陆港-郴州签约挂牌,1月9日招商局港口内陆港—郴州签约挂牌。仅仅15天的时间,郴州国际陆港与深圳四大国际港口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即实现了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了郴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的集聚辐射能力,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全面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郴州与沿海地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蹄疾步稳,对非深度合作驶入快车道
郴州历来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非洲矿产资源丰富,郴州冶炼产能、矿产品贸易积淀了优势。郴州国际陆港以重振郴州“有色王牌”为己任,进一步完善陆港业态布局,与欧洲、东盟、非洲等国家创新合作模式,建成有色金属、机电产品、二手汽车、带电源产品、国际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国际集散中心。重点突出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建设,充分发挥有色金属主导产业作用,搭建湘粤非铁海联运尼日利亚“精品线路”,打通郴州买卖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国际物流通道。现已与广州连展物流有限公司、广州非洲商会开展合作,导入非洲国家海外仓网络资源以及跨境B2B平台,在非洲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将积极设立4个海外仓。
蹄疾步稳,陆港铁军跑出郴州“加速度”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郴州国际陆港的顺利运营,郴长欧国际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等平台的常态化运行,离不开一支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的“陆港铁军”,他们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克服作业场地受限、协调难度大等实际困难,按照24小时人停机械不停的要求,超额配置人员和机械设备,全力以赴确保陆港核心区各项工程有序推进。此外,为保障推进各项工程和项目进度,园区大力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双管齐下营造陆港亲商稳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郴州国际陆港将续写骡马古道传奇,通江达海走远方写诗行,与国际接轨、同世界共舞。